×
热带地理

非洲热带雨林中的两位“伪装大师”,诠释了“

自然中的每一种生物都有其独特的生存法则,其中“伪装”成为了许多动物选择的生存技巧。比如变色龙会根据环境的变化变换自己的皮肤颜色来达到躲避天敌的目的。不仅如此,还有许多生物为了更好的生存拥有更加“高级的伪装方式”。下面,我们就来说两种生活在非洲热带雨林中的“伪装大师”。

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的变色龙

第一位登场的是一种剧毒的捕猎者

非洲是野生动物的天堂,这里有着数以百万计的食草动物,而食草动物“孕育”了数量众多的食肉动物,比如狮子、鬣狗、野狗。同时,温暖潮湿的热带雨林,也孕育了数不清的毒蛇。这里有号称“死神”的黑曼巴蛇,剧毒的犀角咝蝰等等。

相对来说,非洲的毒蛇都很有特点,比如通体黑色的黑曼巴,五颜六色的犀角咝蝰。但是,在非洲热带雨林中,有一种剧毒的蛇,它没有任何的特点,而正是这没有特点的特点,让它成为了最与众不同的蛇之一。它就是加蓬咝蝰。

加蓬咝蝰与上面说的犀角咝蝰属于近亲,而且它还有着世界上最长的蛇牙(5公分左右)以及单次产出毒液量最多的毒液生成能力。按理说,拥有着如此长的蛇牙以及蛇毒生产能力的加蓬咝蝰应该与自己的近亲犀角咝蝰一样“招摇”(有着五颜六色的皮肤),但是,加蓬咝蝰却选择了更加低调而有利的皮肤颜色,那就是与枯黄的落叶和树枝一样的颜色。

在这种颜色的伪装下,身长1.2米的加蓬咝蝰成为了捕猎成功率最高的蛇类之一。通常它只需要在落叶中静静的等待猎物即可,因为即使猎物走到它的眼前也完全发现不了它。

加蓬咝蝰的猎物很广,从小型的哺乳动物到两栖类再到体型大一些的野猪幼崽,它都能捕杀。

五颜六色的犀角咝蝰

有着低调但实用肤色的加蓬咝蝰

作为猎物的“伪装大师”

上面我们说过,加蓬咝蝰的猎物中有两栖类。在热带雨林中,两栖类的动物占比较大,比如青蛙、蟾蜍等。在加蓬咝蝰的食物中,蟾蜍赫然在列。蟾蜍的种类多达300种,它们形态各异。在非洲的热带雨林中,同样生活着多种蟾蜍,在其中,有一种蟾蜍,非但不会称为加蓬咝蝰的猎物,反而有时还能吓退捕猎者,它就是刚果巨型蟾蜍。

这是一种生活在非洲中西部热带雨林中的大型蟾蜍。根据非洲的生物研究人员的观察,这种巨型蟾蜍也是一位“伪装大师”,它的身体颜色与环境的颜色极其相似。这不是主要的,最主要的是,它的形态以及行为与它的天敌加蓬咝蝰相似度高达90%。

根据研究人员观察发现,这种巨型蟾蜍除了与加蓬咝蝰皮肤的颜色一样之外,它整个皮肤颜色的分布也最大程度的模仿了加蓬咝蝰。除此之外,当巨型蟾蜍遇到危险时,它还会发出与加蓬咝蝰相近的“呲呲”声。

也就是说,这位“伪装大师”,除了用外表迷惑了捕食者,甚至还可以用“假声”吓退捕食者。

图中上为巨型蟾蜍,下为加蓬咝蝰的头部

拟态的“终极奥义”

可能许多小伙伴对“拟态”这个词比较陌生。其实,上面两种动物的特点都是拟态。从广义上说,拟态可以分为两种-贝氏拟态以及缪氏拟态两种。而拟态简单的说就是一种生物模拟另一种生物或者是环境从而得到好处。

而贝氏拟态简单的说就是模仿了另一种生物或者环境的表面,但是并没有主动的让食物链的上级因此无利可图的形态。从这个定义上看,加蓬咝蝰的外挂虽然与环境接近,以此更有利于自己捕猎,但是它并没有通过其他的改变让食物链上级的动物无利可图,因此,加蓬咝蝰更加符合贝氏拟态的特征。

而缪氏拟态则是除了模仿生物或环境的特点外,还具有使捕猎者感到危险或是通过一些刺激的气味让捕猎者远离的能力。从这个定义上看,巨型蟾蜍的外观与它的食物链上级加蓬咝蝰相近,除了能躲避天敌的攻击外,还能用这个外观吓退一些捕猎者,甚至还能够发出“呲呲”声来威胁捕猎者。因此,巨型蟾蜍更加具备缪氏拟态的特征。

由于剧毒的加蓬咝蝰本身就属于食物链上端的动物,所以,它只需要具备贝氏拟态的能力就可以了,从这点上看,加蓬咝蝰无疑是成功的。而巨型蟾蜍由于处于食物链的底端,所以它把缪氏拟态也表现的淋漓尽致。

上一篇:它是“热带水果之王”,维A含量是苹果的13倍,
下一篇:没有了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