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带地区医务人员口罩细菌污染情况调查
ICU医院感染的防控是医疗机构面临的重要课题,而口罩的佩戴是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的重要环节[1]。然而对口罩佩戴时间与种类尚有争论,目前普遍接受佩戴4 h有效。但是在热带地区,由于其特有的气候条件,在内外环境的交互作用下,口罩表面微生物变化是否影响佩戴时间,尚值得探究。本研究旨在探讨医用外科口罩佩戴4 h后表面微生物变化情况,以期为热带地区医院感染的防控提供指引。
1 对象与方法
1.1 标本来源 于2016年10~12月选择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24名ICU治疗班护士为采样对象,对其所佩戴同一规格、批次的一次性医用外科口罩采样,口罩佩戴时间均为08:00~12:00,共采集标本114份。
1.2 采样方法 本研究运用棉签拭子法[2]进行标本采集,采集前由微生物专家对所有参与研究人员进行集中培训,采样员为具有资质的检验技师。本次采样口罩规格为17 cm×9 cm,用浸有含无菌生理盐水的棉拭子1支,连续采样4个区域,在该区域内横竖往返均匀涂擦各5次,并随之转动棉拭子,剪去手接触部分,将棉拭子投入含10 mL无菌生理盐水培养基试管内,立即送检。
1.3 细菌培养 采样管充分振荡后,无菌操作法吸取1 mL待检样品加入无菌平板中,倒入已熔化并冷却至50℃的琼脂15 mL,立即混匀,待凝固后置35℃温箱培养48 h后进行菌落计数;根据不同细菌形态,采用生化试验及革兰染色镜检对细菌进行鉴定分析。
1.4 结果判定 2012年《医院消毒卫生标准》(GB-2012)规定医院的Ⅰ类环境和Ⅱ类环境表面带菌标准应≤5 CFU/cm2;Ⅲ类和Ⅴ类环境表面带菌标准应≤10 CFU/cm2[3];外科口罩属于Ⅱ类环境表面,其带菌标准应≤5 CFU/cm2;>5 CFU/cm2为超标。
1.5 环境控制 本研究ICU为10万级层流病房,温度为22.5℃~25.5℃,湿度为50%~60%。
2 结果
2.1 口罩表面平均菌落数合格率 114份样本经培养48 h后平均菌落数超标的样本有20份,总体合格率为82%。
2.2 口罩表面菌群分布 20份口罩表面平均菌落数超标的样本中共检出细菌31株,以革兰阳性菌为主,共26株占84%,见表1。
表1 物体表面平均菌落数超标标本中的菌群分布及构成比革兰氏阳性菌表皮葡萄球菌溶血葡萄球菌其他葡萄球菌革兰氏阳性球菌革兰氏阳性杆菌肠球菌革兰氏阴性菌蜡样芽孢杆菌革兰阴性杆菌
3 讨论
3.1 口罩佩戴4 h后污染情况 口罩佩戴时间是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需解决的问题之一。庄玉梅等[4]的研究认为,临床护士一次性口罩佩戴最佳时间应在4 h左右;也有报道认为,一次性医用口罩的最佳使用时间为2 h[5]。本研究参照《新编护理学基础》[6]要求,对一次性医用外科口罩佩戴4 h后微生物变化情况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即使在环境严格控制的情况下,口罩表面细菌污染依然普遍,但优于陈炜等[7]在温带地区的研究结果。究其原因,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1)层流病房的使用。研究表明,ICU采用洁净层流病房对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具有显著意义[8]。本次研究场所ICU为10万级层流病房,对病房温湿度等内环境严格控制,有效提高了病房空气洁净度,是降低物体表面带菌量,保障口罩持续使用的因素之一。(2)密闭式吸痰法的应用。对于使用呼吸机的患者,均推荐使用密闭式吸痰法,有效防止了气溶胶的扩散,最大限度防止了交叉感染的发生,同时对降低呼吸机相关肺炎的发生亦具有重要意义[9]。然而即使有严格的环境管控措施,由于口罩表面细菌污染较高,依然需要加强业务学习,增强医务人员对口罩等物体表面污染的重视度,切实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提升消毒隔离措施执行力。同时,需继续进行口罩佩戴不同时间微生物变化研究,优化口罩佩戴流程,探讨口罩佩戴最优时间。
3.2 超标标本菌群分布 本调查结果显示,ICU医务人员口罩表面超标菌群以革兰阳性菌为主,占82%,与傅响铃等[10]、Heyba等[11]报道关于ICU物体表面革兰阳性菌为主的结果相一致。由于ICU收治的为危重患者,因抗生素的应用造成菌群失调,分泌物与排泄物含有大量致病菌,形成气溶胶悬浮于空气中[12],可能是导致部分医务人员口罩菌落超标的原因之一。在检出革兰阳性菌中,又以葡萄球菌为主。葡萄球菌是最常见的化脓性球菌,是医院交叉感染的重要来源,其中溶血葡萄球菌等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是引起人和社区医院感染的重要病原菌,近年来检出率呈现增长的趋势[13];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性依然严重,依然需要动态监测[14]。本研究口罩表面分离革兰阴性菌占16%,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热带地区ICU物体表面细菌定植情况。然而随着抗菌药物的大量使用,革兰阴性菌耐药亦日趋严重,对医院感染构成极大威胁[15],对热带地区医院感染的防控依然具有指导意义。
上一篇:血管移植联合中药治疗复杂性断指例临床观察
下一篇:没有了